加入收藏夹|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简报 > 正文
精理妥藏 守先待后——辽宁省图书馆推进未编目古籍整理工作记
作者:Shechem 发布时间:2012/08/03
辽宁省图书馆 刘冰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作为国家古籍保护计划的首批试点单位,辽宁省图书馆积极响应并迅速加以实施。五年来,结合本馆的古籍保护实际情况和馆藏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古籍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辽宁省图书馆现有藏书520余万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馆藏是56万余册古籍文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尚有10万余册古籍文献未曾编目整理,只是简单打成纸包,存放于库房书架上,保护条件较差,不能为读者所利用。古籍保护工作开展伊始,馆领导班子决定将未编目古籍的整理工作作为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保护的重点,其目的有三,一是摸清馆藏古籍家底;二是对流传稀少、文献珍贵、版本价值高的古籍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保护。三是将几十年密不见天日的古籍加以整理,方便使用,以利学林。
辽宁省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北图书馆,建馆初期,曾直接或间接接收了满洲国立奉天图书馆、满铁奉天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冯庸大学、辽宁省立图书馆、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委会图书馆等藏书机构以及张学良等个人所藏古籍,形成了馆藏古籍复本多、品种杂、残帙缺卷所在多有的情况,未编目古籍有一部分就是接收的古籍复本及残本。另一部分是文革时期,接收的东北局、辽宁省委、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群众艺术馆、辽宁省作家协会等单位图书室、资料室的古籍,及海城图书馆移送来的古籍。这些古籍的种类既杂且乱,交接手续不清不楚,一直未作编目整理,过去虽做过一些简单的登记工作,但未整理古籍却犹如未发掘完的宝藏,还有很多奇珍异宝未曾发见。1989年,就曾在未整理的古籍中发现了一部宋德祐元年(1275)华亭义塾刻本《春秋集注》,此书因比现存的另两部同版本的《春秋集注》多出一篇德祐元年(1275)乙亥卫宗武序 ,厘定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的两部同版宋刻本的版刻時間,成为一段书林佳话。
2007年整理工作开始,首先确定开展对佛教大藏经及其他佛教文献的整理工作。先后整理了三部大藏经:《龙藏》、《黄檗藏》、《嘉兴藏》及相关的佛教文献。
《大藏经》汇集历代佛教典籍著作,亦称为《藏经》、《一切经》,是佛教典籍的集大成者。大藏经雕刻始于北宋,之后各代皆有刊刻。如刻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太平兴国八年(983)完成的《开宝藏》;刻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至元二十七年(1290)完成的《普宁藏》;刻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正统五年(1440)完成的永乐《北藏》;明末至清中期刻选的私版《嘉兴藏》;清代雍正乾隆间官刻《龙藏》等。受中土佛教文化影响,比邻朝鲜、日本也有藏经的刊刻。如《高丽藏》、《黄藏》。有宋以降,共产生了39部藏经,可见在社会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及为官私重视的程度。
《嘉兴藏》又称《径山藏》,万历十七年(1589)在五台山的妙德庵开始雕刻,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经地点迁到浙江杭州径山化城寺、寂照庵雕刻经版和印刷,在嘉兴的楞严寺请经发行。为了降低刷印成本,同时也考虑到易于流通,改变了传统藏经装帧形式,变梵夹为方册,因此也称此藏经为《方册大藏》。《嘉兴藏》从明代万历年间即请经刷印,一直延续到清代嘉庆时期,历时二百多年。由于此经刊刻时间漫长,增刻不断,全藏收录了多少佛教典籍一直没有定论。据最新研究成果,该书正藏211函,续藏93函,又续藏46函,拾遗28函,共收佛教典籍2350种左右。此次整理出《嘉兴藏》正藏、续藏、又续藏、拾遗四部分,计1296种,6519卷,1429冊。
《龙藏》又名《清藏》。清雍正十一年(1733),于北京贤良寺设立藏经馆,由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昼及贤良寺住持超圣等主持,雍正十三年(1735)开雕,乾隆三年(1738)完工。雕成经版79036块。全藏724函,1669部,7168卷。全藏分正续两部分,正藏485函,内容完全和《永乐北藏》相同;续藏239函,内容较《永乐北藏》有所增减。当时刷印100部,颁赐各地禅院,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用原版刷印过22部,期间也有少量刷印。经版原存北京故宫武英殿,乾隆后期移藏柏林寺。版片至今尚存。此次整理出《龙藏》7293卷,6666册,670函,另附印书捐资人名20册2函。(包括复本)
《黄檗藏》,又名《铁眼藏》。日本山城州宇治郡黄檗山宝藏禅院沙门铁眼日本宽文九年(1669)至天和元年(1681)年刊刻,以《嘉兴藏》为底本并有所增补。全藏分为19个部类,734函,1618部,7334卷。经版现存万福寺。此次整理出《黄檗藏》255函,2019册,6792卷。(包括复本)
三大部头藏经整理完成后,又整理出零散佛经500余种,5千余册。整理中发现的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的佛经相当丰富,如许多东北地方版本佛经,是研究东北地区宗教、历史、文化难得的资料。整理中还令人惊奇的发现一部宋版藏经残卷,《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唐)释菩提流志译,宋元丰三年至政和二年(1080-1112)福州东禅等觉禅院刻本,为崇宁万寿藏零种。查各家书目,不见此藏经零种著录。今宋刻本属凤毛麟角,就是藏经零种也绝少见,该书出现是使人为之眼亮的一个版本,现已入选《国家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 
佛经整理完成之后,开始了未编目古籍的全面整理。通过近五年的时间,10余万册未编藏书,现已整理了13870部,80749册,完成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初步整理工作即将完成,整理中有若干整理成果及发现。1、可以补充本馆馆藏品种的古籍。如清刻本《焦氏遗书》、民国稿本《温疹溯源答问》、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御风要术》等,皆为馆藏所缺的古籍品种。补充后可使馆藏古籍品种数量有较大提高。2、配补残卷零种,以成全本。未编目古籍散落在书堆中,通过查找、配补,集零为整,补残成全。如乾隆刻本《唐诗笺注》,与馆藏残本同版,相配可成全本。日本刻本《有像列仙全传》一册,为原馆藏本所散出,合之成为全书。另集合零种丛书,配补成《四部丛刊》、《四部备要》、《辽海丛书》、《皮氏经学丛书》、光绪时期刻的《教育丛书》等丛书。3、稿本。整理中发现稿本《广雅疏证》一部,经考证是比现馆藏《广雅疏证》稿本更早的书稿,文献价值相当高。在整理过程中还发现一批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毕业论文稿本,达几百篇之多。“九、一八”东北沦陷后,东北大学流亡关内,这些论文就是流亡时期学生的毕业论文,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4、善本佳刻。整理中发现明吴氏西爽堂刻本《晋书》一部,有宣统二年(1910)莫楚生跋,钤有 “独山莫氏铜井文房藏书印”、“莫堂岭外房收”、“独山莫堂”等藏印。明活字本《唐诗类苑》一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只著录三家有藏,流传稀少,弥足珍贵。明崇祯刻顺治康熙续刻本《西洋新法历书》残本一部,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全国各收藏馆所藏均为残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理中还发现元版书一部,元至元六年(1340)庆元路儒学刻至正修补明正德、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玉海》,该书残存45卷。宋刊元椠,向为世人所重,旧书堆中有此佳刻发见,虽为递修残帙,也足令参加整理工作者心情振奋。5、朝、日版本。整理出600余部朝鲜版、日本版古籍,丰富了馆藏。整理中发现的珍稀古籍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此次整理工作,馆里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聘请了具有丰富古籍整理工作经验的老专家来担纲整理工作,以保证整理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点,科学合理开展古籍整理工作。古籍整理工作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短缺、人才的培养都是当前古籍工作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整理工作异常艰辛,掀起的是陈年灰尘,对身体、意志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何保证整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古籍整理人才不流失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经过慎重考虑,深入研究,我们选择了一些能够热爱古籍整理工作,同时具有一定古籍整理工作基础的年轻同志参与整理工作,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新人。这些年轻人都经过古典文献或相关专业学习,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待古籍整理工作积极热情,通过整理过程中大量的实践探索,专家精心的指导点拨,业务能力提高很快,时至今天,已可以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将来古籍整理完成之日,便是古籍整理人员成材之时,辽宁省图书馆的古籍整理事业定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
整理后的古籍,要定制书套加以保护,对破损、污损的古籍要加以修复,恢复原貌,便于利用。这些古籍日后将搬入新建古籍库房中,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中妥善保藏,传承后世。揭示馆藏是图书馆职责所在,但此次整理工作侧重在目录、版本方面,更深入的研究,待有志于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后来者。
    
 
上一篇:锦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概述
下一篇:辽宁省图书馆启动稿本《聊斋志异》档案捐赠工作